那年那月,那人那事
归来仍是少年
(第6期)
往事像落日映照的河面,我将闪光的记忆、有你的美好,统统珍藏在心中最暖的地方。
欢迎来到建校70周年“归来仍是少年”系列,共同见证校友们用文字追忆往昔警校生活,表达对母校新时代新征程的美好祝愿。
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
《那年那月,那人那事》
作者:李铮
眨眼间
老一辈口中所说的“泸州警校”
已经屹立于红卫山七十载
这一路走来
无数老师参与并见证着川警院的发展
把青春年华奉献于此
本期让我们在《那年那月,那人那事》中
寻找印刻有川警院荣耀的老师们的付出
一起去感受
李铮老师带来的这份川警院记忆
初见“干院”
不知不觉间,来到泸州已经28年,虽然从档案上看,我经历了四川公安管理干部学院、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、四川警察学院三个单位,但这只是学校发展的三个阶段。28年的工作经历,弹指一挥间,我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,贡献在学院行政、教学岗位上。而四川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和四川省人民警察学校留给我的第一印象,至今记忆犹新。
1992年7月,我怀揣着派遣证(那个年代大学毕业生去工作单位报到的凭证),被西南师范大学的校车送到了泸州,那是一个灰蒙蒙的雨天,车停在钟鼓楼四川公安管理干部学院门口,学院内灰瓦黄墙的建筑,在雨中显得低矮而陈旧,门外的马路上,铺的是六角形的石板,我下车伊始,就踩上了一块活动的石板,哧溜一声,一股泥水冲了上来,我和一起来的同学校友的裤子、裙子上沾满了斑斑点点的泥浆,这就是我们即将生活工作的地方?雨中肃立的川南行署楼昭示了学院的厚重与积淀,来来往往的师生主动热情的招呼我们,接待我们的穆万萍老师细心而周到,橄榄绿的警服让柔弱的身姿显得挺拔坚强,给灰蒙蒙的雨天增添了一道亮色。
在校园里走了一圈,发现面积不大,但景色优美、曲径通幽,学生走路都是两人成行,三人成列,整个学校透着与普通高校完全不同的氛围,由此喜欢上了这个学校,爱上了这身警服。后来的工作中发现,学院虽小,但学院办学并不囿于面积的局限,在这块寸土寸金的土地上,各级各类民警在此得到提升,在校学生最多的时候超过2000人,培养了一大批警界中坚力量。真正做到了心有多高,路就有多宽、多远。
尽管今天公安管理干部学院的原址已被建成了一片高档住宅区,但老公安管理干部学院人总会在不经意的瞬间说起曾经的每一株树,每一朵花,每一星草,叨念成永恒的风景。
初遇“警校”人
后来一段时间,郑友军师兄请同一批进校的我们去他在四川省人民警察学校(简称警校)的家中做客,从钟鼓楼坐上公交车,途径泸州医学院(现西南医科大学忠山校区)后,就是一条满是泥土的公路,黄土腾起烟尘追逐着公交在长满蔬菜和庄稼的田野上颠簸前行,一开窗,灰尘扑面而来,就这样摇摇晃晃40多分钟,公交车到了警校所在地红卫山。进入校园,到处花木扶疏、郁郁葱葱,因为是假期,没有学生,环境安静怡人,酷热中透着一股清凉。在今天的行政楼那个位置,是一大片长满蔬菜的坡地,师兄说警校离市区太远,一天只有四班公交,买菜不方便,老师们大多自己开荒种菜。当时,一位高大英俊的男老师(后来知道是姚成蔚老师)正在打理土地,菜园绿油油的长势喜人。看见我们走过,热情邀请我们吃他亲手种下的黄瓜。我眼眶一阵灼热……这就是培养了无数警界精英的警校人!
就是凭借这样的一腔热情,凭借迎难而上、坚韧不拔的精神,两个校区的警院人在荒芜的土地上建起了现代化的教学楼、图书馆、行政楼、学生宿舍,培育出了一批又一批的警察,建成了今天颇具规模,在行业中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四川警察学院!
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,
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记忆。
四川公安学校——四川公安管理干部学院、四川省人民警察学校——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——四川警察学院,每一个校名都有属于她的故事,每一个校名都凝聚着建设和发展的艰辛历程。
七十年风雨沧桑,七十年桃李满园。
四川警察学院70年的历史,是一代又一代生机勃勃的“川警院人”共同接续书写的华章。李铮老师28年的亲身经历,见证了大家凝心聚力,再创辉煌的历程。
图文/李铮
音频/金盾之声
编辑/张灵琳
审核/王先俊 秋虫
往期回顾